一、项目简介
贵阳市用地布局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放射状组团式结构,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只有不到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属山区丘陵地带,城市道路基本多数是比较狭窄的曲线型道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地下管线较少,且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线的建设无章可寻,怎样施工方便就怎样建设,因此管线的走向很不规则,一条管线来回拐,占了道路的大半个断面,且相互交叉,造成了地下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给新建管线的选址带来了很大困难。进行管线综合规划普查,就是将位置不规则、建设年代较长、管径较小、管材落后的管线重新规划位置,与道路的翻修同步进行改造,给新建管线和将来要建管线腾出地下空间。
我公司受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贵阳分院的委托,对贵阳市一环四路(其中一环指北京路全段、宝山路全段、解放路全段、浣纱路和枣山路,四路指瑞金中南路、都司路、神奇路、新华路)人行道及侧辅道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工作,我公司组织了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详细踏勘,收集相关的资料,同时采用了地下管线平面控制测量和美国地球物理测量系统公司目前最先进的SIR-20地质雷达对一环四路人行道及侧辅道现有地下管线进行了物探调查,查清了该路段地下管线分布状况。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查清了一环四路人行道及侧辅道(十米断面区域)现有地下管线分布状况,获取准确的管线有关空间位置数据,编绘管线图,更好地为一环四路综合管网入地改造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后续施工提出科学的指导建议,同时为今后贵阳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项目团队
项目经理段玉刚,中国地质大学探矿工程系毕业,高级工程师,工程中心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及非开挖工程项目管理,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项目成员李正前、李勇,中国地质大学探矿工程系毕业,高级工程师,具有多年的地质灾害施工和非开挖施工经验。项目成员王忠波,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在探矿工艺研究所一直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工作。